当前位置:

毛祎婧:检察青年的成长之树

发布时间:2025-10-13

上个月疗休养时,我在四川阿坝州的马路边拍了一张照片,一望无垠的草原上一眼望去只有这三棵树,非常引人注目。我一边在心中感叹生命的神奇,一边摁下了快门。树木总以震撼人心的姿态诉说生命的力量。它们扎根大地,任凭狂风骤雨也巍然屹立;它们伸展枝干,为迷途的飞鸟撑起庇护的伞盖;它们历经四季更迭,年轮里镌刻守护一方的执着。这份坚韧与担当,也正如检察人对公平正义的永恒追寻。作为青年干警,站在职业生涯的起点,我们就好像园丁,正在法治的沃土上栽种属于自己的成长之树。

我的成长之树里,信仰是深扎土壤的主根。

人们常说“信仰坚固,方能稳步前行。”大树能抵御风雨,源于深扎土壤的主根,检察干警能坚守初心,源于根植内心的信仰。我在政治部工作,同时担任第四党支部的宣传委员。日常的工作中需要经手许多具有政治色彩的材料和事务性工作。党风廉政建设材料、党组工作材料、党的最新理论学习、党员管理、党建活动……等等。大大小小的工作总结和汇报材料中,开篇要提起的总是“党的领导”、“政治引领”、“理想信念”等与信仰有关的字句。这让我开始思考:这些看起来很“高大上”的词语,究竟有什么含义?从入职到现在,我在工作中经历了许多第一次,面对崭新的工作任务,当畏难情绪作祟,是信仰之根让我想起在院领导带领下说出的“恪尽职守、廉洁奉公”的誓言,从而鼓起勇气。有时候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当疲惫感袭来,是信仰之根让我想起优秀党员先锋的来时路,从而重拾耐心。有时候会产生自我怀疑,举棋不定,是信仰之根提醒我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让理性之光穿透迷雾。信仰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星辰,而是深扎土壤的主根,它会成为我们工作中的灵光一现、生活中的榜样力量、迷茫时的指路明灯,让我们的成长之树在实践的风雨中站稳脚跟。

根系稳固后,树木要向上生长,我的成长之树里,经验是向上生长的枝干。

《战国策》有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比喻借鉴他人的经验来改进自己,青年干警的成长,也需要借鉴经验、开阔眼界。从去年开始,我协助领导筹办院史墙的建设工作。前期,我们学习他人经验做法,参观宁波日报报史馆,向工作人员请教,积累展馆设计经验;我们赴市内其他基层院开展实地调研,借鉴检察院史陈列的内容和布置。墙面内容整理阶段,我们用好文本里的经验,翻阅各类检察年鉴,从论文中探寻检察文化渊源,翻阅档案收集一张张老照片。为了让图片更生动,我们主动挖掘他人口中的经验,联系退休的老同志,向他们征集老照片背后的检察故事。就这样,一步步将江北检察的成长发展史串联成六楼走廊上承载时光又富有生命力的故事。每一次实地调研、每一次研读经典、每一次虚心请教,都为我提供经验,就如同向上生长的枝干,让成长之树更加枝繁叶茂。

树木的生长由时间见证,而时间留下的是一圈圈年轮。我的成长之树里,自律是镌刻岁月的年轮。

《中庸》里有一句话我很喜欢:“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当一个人独处时,也要严格要求自己,表里如一,严守本分。这是儒家对自律的理解。我记得参加新公务员培训时,前来分享经验的检察官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检察人的身份没有下班键”,不管是不是在工作岗位上,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法律的尊严与公正。“八小时外”的时间,是检验党员干部个人品德和生活作风的重要时刻。当前,全党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我们观看了警示教育片、集中学习了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参观了慈城清风园,那些所见所闻的触目惊心的画面、令人唏嘘的后果、当事人的忏悔之词都仍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我们可以发现,许多行为出格、权力越轨、道德失范的行为都发生于“八小时外”。每年在重要的节假日关头我会拟写一则发在工作群的廉洁提醒,同时也不断提醒自己常怀敬畏,将廉洁自律从工作要求升华为生活态度。廉洁自律是成长之树的年轮,每一次守住底线都刻下清正的印记。我会始终将高标准严要求落实到生活的每一个时间点、每一个细微处,让成长之树的每一寸生长都经得起岁月的检验。

成长之树的枝繁叶茂,见证着我们新时代检察青年,在回首往事中锚定信仰方向,在借鉴经验中磨砺斗争本领,在慎独慎微中践行初心使命。终有一天,我们的树木将汇聚成一片守护正义的森林,为人民群众遮风挡雨,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青年力量!